为充分探讨国际国内在智能纺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智能制造技术在产物、生产、服务叁个方面及其系统的集成创新,挖掘智能制造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6月22日,由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民政府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盛泽纺织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盛泽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制造引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孙瑞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李瑞萍,中国纺织工业公司管理协会秘书长谢方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董奎勇,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傅瑞华,苏州市科协主席程波,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吴江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星,吴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江区盛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吕伟峰,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盛泽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赵菊观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的公司、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机构的代表共计300人参加了大会。
开幕式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联合体副秘书长伏广伟主持。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在致辞中对盛泽纺织行业的整体情况做了介绍,盛泽集“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于一身,是享誉中外的“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集聚了2500多家丝绸纺织公司、7000多家纺织商贸公司,形成了千亿级的纺织产业基地和贸易市场,更有世界五百强公司恒力集团、中国五百强公司盛虹集团这样的“航母巨舰”。2017年,盛泽镇骋顿笔突破4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7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实现1173.58亿元,连续五年超千亿元。盛泽纺织作为纺织产业的集聚地,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率先投入智能化、数字化大潮,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进,以“技术纺织+生态健康+智能制造+新兴业态”的全新模式,促进纺织产业提档升级。截至2017年,盛泽已建成省级智能化示范车间6个,省级技术中心13家,苏州市级公司技术中心33家,区级智能工业示范公司19家,试点公司70家。今后,盛泽将继续围绕打造“中国纺织第一镇标杆”,全力推进纺织产业的“高新化、生态化、智能化、时尚化”发展步伐,紧扣智能制造,打造纺织产业智能化发展标杆。大力推进纺织制造业“机器换人”,充分利用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智能设备及物联网技术,提升纺织智能化生产水平。争取制定纺织化纤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和体系,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进程,以智能化、信息化促进纺织产业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着眼于引领和推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交流技术、探讨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把脉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平台,必将对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叁年来,学术界、产业界对智能制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丰富而有效地探索,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发展趋势和方向,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在工信部组织开展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中,滨州华纺股份公司等多家公司在不同生产环节中建立智能化生产线,总体上通过横向整合形成中央集控系统,纵向延伸发展个性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具有公司特色的智能制造。未来行业人士要共同谋划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美好未来,让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产物质量更好,制造成本更低,市场反应更快,环境污染更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孙瑞哲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制造,有助于提升纺织行业供给的精益化、柔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丰富价值实现模式。智能转型是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以下叁个方面来系统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发展:
一是系统推进,打开智能制造发展新局面。首先是推进装备智能化,结合行业公司发展实际,并行推进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成套智能纺织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其次是推进运营智能化,分步建设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加快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协同生产、远程监测等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制造服务化;第叁是推进产物智能化,深化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纺织技术、材料技术的融合,加快智能纺织品的开发,不断丰富产物功能与应用场景。
二是创新引领,实现智能制造技术新突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要加快纺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化纤、纺织、染整、服装等领域,形成一批智能工厂技术。重点研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装备远程运维技术等;积极发展纺织智能制造支撑技术;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平台、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标准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发展重点应用领域智能纺织材料技术。
叁是市场导向,打造智能制造落地新平台。围绕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积极构建以技术孵化、市场对接产融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服务平台。完善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物创新联盟与技术推广平台。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育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オ,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在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与盛泽镇人民政府共同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同时分别对恒力集团、盛虹集团、佳力高纤、京奕特纤、鑫凤织造等5家公司授予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公司;授予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福华织造、鑫凤织造、双盈纺织、新吴纺织、永康达喷织、创新印染、绸都网、鼎盛丝绸等10家公司授予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公司。
据了解,本次大会主要分为6部分,分别是大会开幕式、开幕论坛、纺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接会、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推广交流会、纺织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先进功能性纤维和智能可穿戴沙龙。
开幕式结束之后,进入大会论坛环节。立达(中国)的董事总经理Michael Hubensteiner以“立达智能化纺纱系统解决方案”为题详细介绍了立达集团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化纺纱工艺技术,为公司实际生产提供解决方案;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鲍劲松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助力纺织智能制造的路径;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力民阐述了基于智能工厂的纺织制造如何助理公司实现管理优化;力克中国高级业务顾问孙骏以“未来属于量身定制”为题,指出了个性定制成为人类消费及生活的新方向;法国小桥MLC时尚咨询公司创始人Martine LEHERPEUR作了“国际智能纺织品开发趋势和在时尚产业中的运用——科技助力手艺引领创意新自由”的报告;在论坛最后,由海尔集团数字科技公司行业总经理马元业介绍了“COSMOPlat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如何赋能纺织服装制造公司”。
会议还分别召开了纺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接会、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推广交流会、先进功能性纤维和之能可穿戴沙龙等多场平行活动,参会代表分别就论坛议题展开讨论,探索纺织生产工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实际解决方案。
大会开始前,与会嘉宾还对纺织智能制造成果展示进行了参观和了解。(吕杨)
摆编辑:田田闭